机械-制定地膜新标刻不容缓
由于地膜增产效果明显,近几年地膜覆盖技术在我国农业生产中迅速普及,目前我国每年地膜投入量约为120万吨现在可以强拆违章建筑吗,地膜覆盖面积超过2亿亩,触及棉花、玉米、花生、大蒜等40多种农作物,并呈逐年递增趋势。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延续发展研究所研究员严昌荣说,农田地膜大范围利用,带来的污染问题10分严重,如不加以解决,就没法进行正常的农业生产。
这已经是在垃圾堆上种庄稼了!新疆自治区农业厅资源与环境保护站站长秦晓辉说修高速公路占房能强拆吗,农民们大量使用超薄地膜,这样的地膜1扯就烂,没法回收,只能任其埋在地下。而多年来埋入地下的残膜碎屑,更是没有办法清算,成为农田的永久垃圾。
据调查了解到,很多农民对残膜带来的危害其实不10分了解,他们只是在翻地前用耙子简单清算1下,满地的残膜很快就被新铺的地膜覆盖了。大块残膜常常被就地燃烧,或干脆弃置田间地头;在很多地方,残膜梗塞沟渠,影响农田排灌;1些残膜乃至混入秸秆、牧草,毒死误食的牛羊;;
1些农业生态专家指出,白色污染已超过了当地农田生态环境所能承受的限度。最近几年来,各地大力推行普及测土配方施肥、高新节水等技术,但作物的增产效果基本被残膜抵消。农田地膜残留潜伏的后果还难以估计。残膜会不会对地下水和土壤产生污染,还没法预判。
如何应对这1白色灾害,专家们开出了使用可回收或可降解地膜的药方。但是由于投入严重不足,目前在我国还缺少有效的残膜回收机械,和真正实用的可降解地膜产品,使得我国治理白色污染的工作困难重重。
鉴于白色污染不断蔓延的态势,1些农业部门的专家认为,目前最为紧急的工作是尽快修改或重新制定地膜生产的国家标准,建议把厚度在0.008毫米以上的地膜先纳入农资补贴的范围,引导鼓励农民使用相对较厚、易回收的地膜。
另外,还宜加大投入,在更大的范围内展开地膜回收工作,逐步建立起有益于地膜生产、使用、残膜回收及资源化利用的长效运转机制。